「你出生以來就一直在工作,現在你要帶什麼一起走呢?」
~阿姜查
近日道場接連來了好幾位事業有成的總經理們,他們不約而同地向 師父請教生命意義的問題,這些業界成功人士其年紀恰巧都在六十歲上下,皆為各個領域中的翹楚,有銀行界、建築界、商業界…..等等,他們言談間透露出儘管已擁有令人稱羨的財富、名利、地位及美滿家庭,但對於邁向老年內心卻莫名的空虛,汲汲營營努力了一輩子卻好像沒有做什麼,甚至覺得一事無成。
現年十六歲在般若寺學習近八年的般若青年-心通,與大眾分享了他在般若生活中對生命的體會,其心得平舖直述,內在的扎實和平靜表露無遺,這樣的生命和來訪的成功人士們形成對比。
心通自八歲始到般若寺學習,雖過程中有回到一般體制的學校學習近三年,但從小種下的佛法種子功不唐捐,默默地在內心萌芽,而這些佛法種苗隨著年紀成長而茁壯,在般若寺潛移默化的佛法教育中自然地孕育出生命中最寶貴、清淨的生命力量。
以下與諸位分享他的生命體會 ─
心通的種樹心得
11月19日
兩個月了許久沒寫心得實在太多,那我總結一下心理的某些變化寫個概括。現每天飯後我們四個都去大般若寺勤務,不固定,有很多事。每當嘟嘟車開到目的地,腳踏下車的那一刻,體內的動能就會開始自己轉起來,我知道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提著桶子、扛著鋤頭,在樹林裡來回,雖然路凹凸不平,但並不影響我的步伐,輕快的在林間穿梭,幫遇到的每棵樹鋤草、挖溝。現在我是用近乎自愉的態度來面對這件事,縱然無法時時攝心,但至少回程時心情愉悅,這件事是所有勤務裡我最喜歡的工作。如果在鋤草時不小心宰了小樹,又或漏種,又成了另一項工作。種樹時(西北、東北的不算)看著自己種的小樹的身影,雖不茂密,但也挺優雅的,代表他狀況不錯,禁不住會有些高興,總希望它能活得更好,所以就會盡量割草堆在它的樹頭,雖然已經很多了,還是會給它加上一兩把,水也是,儘管溝都滿出來了,只要一消下去就會再撈一桶給它,好比沙漠,水、食物帶越多越好。往往九點出頭宗師父就會催促我們趕快回來上課,最近常常是我、睦輪流開鐵牛,這次是我,開著鐵牛出了大們。我們都會等關門的那個人,當鐵牛再次出發,偶爾也就那麼偶爾,會發現青天白雲依舊,依舊的藍,依舊的白,風也是依舊的微和,回頭看一下身後的三人或坐、或站,殿、睦、通常是閒聊,澤偶而也會凝視遠方,或許他也有某種體會,那一瞬我會覺得這樣的和合能保永遠嗎?希望回寺的這一條路不要有盡頭。
附記:
前一段時間樹死的不少,要補的小樹也不少,我們挖洞,法師們後面種,我記得是10月27日早上,澤、殿有事不在,只剩我、睦在西北挖洞,法師們還在東北,我、睦又隔了好幾排,那時候不知是老天有意、無意,那天分外的安靜,我那時挖到尾部了,腰有些痠,站直了,伸一伸,眼光的餘角掃到了圍牆,不知道忽然覺圍牆挺假的。不對,這圍牆隨便也幾百年的,哪有可能!這時候放眼望去看到的樹,大樹、小樹、枯樹都有點假,是空嗎?不會吧!這麼容易。隔天下午一師父向 師父報告:心通自己放了自己一個假。我在適應那個突然的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