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辦法解決的,但是要你自己願意

 

一個人若要真正改變自己,就必須依賴自己的力量,

而每個人都有能力依自己所願,改善自己個性上的任何缺點。

你能改進的和加強的,簡直無窮無盡。

~《曠野的聲音》

 

 

當  師父費功夫幫助心晤回復正念有定力的狀態時,此時的心晤沒有我執而能全盤接收 師父的教導。 師父循循善誘引導他去觀察、比較自己在這次事件中分別處在「我執」、「定」兩種狀態的差異,讓心晤很清楚去看見什麼是我執,更進一步指出這段時間他放縱自己的後果。 師父說心晤的我執是一種「番仔直」的「癡」,他只是一昧放任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下並未顧慮行為的後果,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導致自己越來越愚痴,原有敏銳的聽覺消失了,眼神也不復以往的清明,整個人變得很不快樂,而且最可怕的是放縱自己會成為慣性,「硬」會讓人變愚痴,沒有智慧的生命怎麼可能會快樂自在。

接著 師父又引導心晤去覺察自己內心的狀態, 師父問:「你剛剛被打時,心裡是什麼感覺?」心晤很認真的思維後表示:「沒有感覺。」師父再度追問:「是不會講?還是沒有感覺?」心晤很肯定地說是沒有感覺。心晤的回應令大眾震驚,很難理解為何一個被打的孩子沒有對打他的人起瞋恨心或是有任何一點負面情緒。 師父問大眾,心晤為何這樣講?有人認為心晤在逞強,有人認為心晤在說謊,但熟悉心晤的菩薩們又說,看心晤的樣子不像逞強、說謊。聖師父事後回想,當心晤被 師父打香板時,她看到的不是在打他的肢體,是打那內在的自我、霸氣、怒氣、鬥氣、反彈……等宿世帶來的習氣,所以當下看到這一幕,內心是歡喜的。

藉由此次因緣, 師父讓心晤認識我執以及其後果,也在過程中引導心晤去思惟、選擇,自己做決定是否要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又對於般若少年排擠心晤的情況, 師父藉機教育孩子們學習無我,要能接納對方但不是縱容。晚殿結束前, 師父真切的說:「有辦法解決的,但是要你自己願意。」

當心晤下殿找輪師父拿東西時,語氣正向、腳步輕盈,一點也沒有被修理五十下的怨恨,反而是開心與正念的。  師父看到了這一幕,看到心晤恢復以往的動能還有了面對自己問題後的輕鬆。這兩天,心晤也確實正向起來,清晨主動地加入般若少年掃居士寮的勤務,也願意聽心通指揮,與大家配合。心晤的眼神也再度回復過去的清明,不再有前一陣子霸道的癡樣。聖師父認為心晤很有福報,年紀小小就有此因緣,蒙受 師父如此的教導,才能消融宿世既有的惡劣種子,否則未來是會過著痛苦的人生。